第(2/3)页 8月14日,又有消息说买主实际上是华人。当天过户处登记的资料显示,陈松青的集团大约控制了已发行股份的84%。股价上涨至11.80港元,公司市值18.15亿港元。 8月14日,佳宁宣布已经与百宁顺集团(group)达成“初步协议”,出售金门大厦17层写字楼,售价为10亿港元。订金已付,交易的完成时间为9月13日。 《焦点》对该声明的解读是:这证实了该刊关于华商购买的报道,并估计大厦其余部分的销售将带来8亿港元的收入。 到了9月4日,所谓初步协议又很快被另一个声明取代,称金门大厦26层写字楼将被整体售予百宁顺,售价为12.8亿港元,交易的完成时间为10月31日或之前。这意味着在购入该大厦后的6个月内,佳宁通过这笔买卖将获得约5.8亿元的利润。 这一关键性声明只是9月份一系列重大消息和交易中的一个。 9月2日,有消息说佳宁的一个团队已出发到美国加州的奥克兰,调查一项约值10亿港元的地产发展计划;9月8日,佳宁购买了一艘价格为6000万港元的船,这成为“佳宁舰队”的前驱;到了月中,佳宁股价涨至15.40港元。 与收购美汉股份时的6港元股价相比,佳宁置业有限公司的股价在过去9个月中已上涨了近150%,可谓惊人。 佳宁置业的市值已升至36.19亿港元。 到了9月底,佳宁集团在曼谷以2888888股佳宁置业有限公司股份置换rama公司的股份,这时他们已有能力把股价定为17.30港元/股。 在这一时期,恒生指数从购入美汉公司时的857点涨至9月30日的1213点,涨幅为41%,而佳宁置业有限公司的股价已经是当初收购价格的近300%,忠实的《焦点》又一次帮助抬高了股价,该刊报道“佳宁已私下增持rama公司24%的股份,又以884000股佳宁股票收购马尼拉的一家旅行社——barm公司80%的股份。” 《焦点》评论道:“人们可以预计,佳宁到年底前就可以成为亚洲最大的旅行社。” 相对热点不断的9月份来说,10月份相对平静。 10月22日,《焦点》试图在一个特别分析中为佳宁集团算一算账。该刊指出,由于“入主美汉6个月内,佳宁的市值已超过40亿港元。与怡和的市值相距不远。” 分析结论说,佳宁已通过盈利获得约10亿港元的流动资金。 又说:“人们不应忘记。佳宁最初开始时,并没有10亿港元的盈余供运用。所以我们可以期待1981年佳宁将会有大动作。” 11月1日,百宁顺公司宣布,“金门大厦的收购已于1980年10月31日完成。” 消息很短,但令人浮想联翩。 我也从这条消息背后了解到一件有趣的事情——的近律师行是交易双方的律师。 虽然律师行同时为两边服务并不罕见,因为不同的合伙人并不干涉彼此的业务,但的近律师行的黄兼乾(g)却似乎一面代表买家的林氏兄弟,一面听命于陈松青。同时。黄兼乾和另一个合伙人潘兆忠在这宗交易里占有股份,这令律师事务所更牵涉其中。 11月4日,佳宁置业有限公司公布了中期业绩,宣称税前利润达6.777亿港元,出售金门大厦的利润“计入集团营运收入”。并宣布每股派息30仙,每5股送2股红股。 11月7日,佳宁集团旗下的一家公司购入另一家上市地产公司——捷联投资有限公司(ltd.)35%的股份(每股6.60港元,共计2380万股),《焦点》对此的报道是,“佳宁横扫捷联”。 第(2/3)页